苏奶奶笑道:“那你就去跟谢书记汇报,明天再让软宝去问问云霆,咱们双管齐下,总能有出路的。而且咱们这么做,等于是带动了整个公社,谢书记也会感谢你的。”
苏国安觉得有道理。
农村家家户户用的笸箩或者是筐子,一般都是农村人用玉米皮编的。
有些手艺的,还会在外头弄一圈花样子,而且大部分都会连盖子一起编了,这样可以防止有蚊蝇缠上来。
农村人一般都是用它来装馒头或者其它零零散散物件,非常的实用。
用玉米皮编的筐子,大大小小很多种,有盖子没盖子的,有花纹的没花纹的等等,可多了去了。
别小看这些东西,在这个年代,这都是好东西,城里人也都喜欢用呢。
最主要的是,乡下人用这个编织好了,可以自用,也可以送去收购站,这材料都是现成的,又不用花钱,可以说是无本的买卖了。
苏建业被老娘这么一提醒,也有了主意。
“哥,咱们是不是也可以编了席子啥的一并送去?”
苏国安一拍大腿,觉得可行!
“这事儿我明天去问问谢书记,要是他支持,咱们就搞起来,也省得总有人惦记着咱们的蘑菇屋和养殖场了。”
乡下人在炕上铺的席子就是自己编的。
编席子用的要么是高粱杆,要么就是秫秸,也有用苇子荻子的,还有用竹子的。
这种手艺,要是搁在城里头可能会觉得新奇,可是对于他们乡下人来说,不能说人人都会,也是十人九会了。
最主要的是,这些原材料都是现成的,而且马上就要收高梁和玉米了,这机会不是就在眼前吗?
退一步想,就算是这些东西值不了多少钱,他们也可以自己用,或者是低价送到收购站,总比都烧了要强吧?
苏国安越想,越觉得可以大干一场,这酒也喝得更大口了。
第241章 手工编织
谢文那里听了苏国安的想法后,也觉得可行。
别的不说,谢文自己就是从省城来的。
虽然是省城,不代表了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十分轻松的。
大部分人,都还是很节省的,而且现在各种物资紧缺,乡下人看着不起眼的东西,城里人未必就不需要。
应该说,城里人需要,却没地儿买。
这些东西都是手工编织,原材料又是现成的,城里人去供销社买,这东西也是不要票的,比买个什么搪瓷盆之类的可容易多了。
谢文这里通过了,那很快就在公社的会议上进行讨论了。
同时,谢文也跟家里那边通了电话,想着借助于家人的人脉,帮着多打听打听。
另一边,苏小软和霍云霆也一起去了县里,正好,顾达也在。
当着外人的面儿,顾达对霍云霆的态度就没有那么恭敬了,不好让人看出破绽来。
“这个不难,我找人问问,最晚明天就能给你们消息。哦,对了,你们手上现在有样品吗?”
苏小软摇头道:“这些东西乡下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,都在用着呢,这东西别看不起眼,但是很经用,不容易坏的。”
顾达笑道:“好,那我联系一下,看看他们是不是能过来亲自看看,亲眼看到的东西,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。”
苏小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,当即就同意了。
正好,村里的玉米也开始进入收获期了。
大家伙全都忙活了起来。
农忙的时候,苏建业也不好自己一个人躲懒,天天也跟着下地割玉米秆。
高梁秆子在乡下一般都叫秫秸杆,又细又长。
秫秸秆一般都有一丈来高,它的外皮像竹子一样非常适合编席子。
先把秫秸叶皮剥去,然后在水里浸泡一下,再用刀从中间破开,也就是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。
捆成捆压到坑里浸泡一下,再在地上揳个橛子,把劙刀靠在橛子上,拉秫秸干,把瓤子刮掉,就成了秫米子,把秫米子放到平地上用石磙来回地碾,直到碾平碾软,就可以开始编席了。
苏国安把人员和各种活都安排地十分紧凑。
这边有人割下来成捆的秫秸杆,那头就有人用板车给拉回到了村里头开始做各种的准备了。
秫秸杆不仅可以编席子,还可以用到房顶上,可以说劳动人民的智慧,把一切能用得上的东西都用上了。
苏奶奶也是有这方面的手艺的,其实她早先嫁过来的时候是不会的,还是后来跟着苏爷爷学的,这么多年了,这手也巧了,席子编地熟练极了。
编席要用一片平整干净的地方,如果没有经验可以按需要先在地上画一个长方形的席子,多大的床就画多大。
乡下人一般都是按照自己家的炕的大小来编的。